來源:admin 發布時間:2023/6/21 18:15:18
新時代上海中國畫創作呈現出怎樣的新面貌,取得了怎樣的新發展?一批反映上海城市發展、表現人民美好生活、凝聚時代精神力量、具有海派文化標識的精品力作正齊聚亮相申城。
2023年6月13日,“2023上海中國畫作品展”在程十發美術館拉開帷幕。
展覽由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中國畫院主辦,程十發美術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承辦。此次展覽是對兩年來上海中國畫專業創作隊伍和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各美術院校都在各自領域內作了組織動員,同時也得到了來自長三角地區及全國各省市中國畫家的積極參與,共征集到作品622件。在最終展出的127件作品中,經遴選入展的作品104件,特邀和總評委作品23件,整體展示了上海當代中國畫創作的藝術視野和學術水準。
從參展陣容來看,老中青廣泛響應、專業力量集聚,既有林曦明、汪觀清、韓天衡、王劼音、施大畏、張培成、盧甫圣、蕭海春、張培礎、楊正新、唐勇力、龔繼先、馬小娟等創作骨干,也有大批專業院校師生和新文藝群體熱情參與,呈現出上海中國畫創作傳承有序、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
從展出作品來看,題材內容豐富、藝術風格多元,表現歷史、時代和人民的主題性創作百花齊放,展現了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導向引領下,寬闊的生活視野和多元的敘述視角;具有地域特色的山水、花鳥、人物作品各美其美,彰顯了長三角地區一脈相承的江南文化底蘊;兼具傳統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的作品大量涌現, 通過形式、語言、觀念等多層面的創新為新時代中國畫創作注入活力。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丁設表示,與往屆相比,本屆上海中國畫作品展將關注點更多放在了上海本土的藝術家身上,藉此發現選拔人才,集結鍛煉隊伍,為上海美術大展作鋪墊,積極備戰新一屆的全國美展,以期在全國大平臺上講好上海故事,展現新時代上海中國畫創作的新面貌和新發展。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楊奇也表示,本次展覽體現了上海中國畫的專業創作水平,作為專業的美術呈現平臺,希望與各位藝術家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上海美術的專業面貌,力求未來在更大的平臺上展現好上海美術的風采。
開幕當日,主承辦單位領導、專家,老中青創作骨干、入展作者、中國畫高研班學員等舉行座談,聚焦“傳統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上海中國畫的發展方向”“新一屆全國美展創作準備”等議題展開研討。
“中國畫講究筆墨、講究枯濕濃淡、講究寫意、講究自然圓潤,我們也注意到,在這次的展覽中能看到很多對這些東西的‘反叛’,這些‘反叛’對打破傳統思維定勢,拓寬表現空間有很重要的意義?!鄙虾C绤f顧問王劼音在發言中談到。但他也強調,今天的中國畫在講究形式語言的同時,還是要持續追求中國畫的傳統語匯,中國畫的多元發展正體現在“既要有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又要有‘新’的面貌”。
上海評協副主席張立行認為,本次展覽確實呈現出了上海中國畫壇多元多樣的面貌:有非常寫實的作品,有工寫結合的創作,也有抽象水墨的表達,題材和體裁都很廣泛,這從整體上契合了上海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文化傳承”在青年創作者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海派美術的“都市趣味”也能從此次展覽的許多參展作品中清晰地讀出,這些都值得肯定。對歷史題材、重大人物、重大事件等主題性內容的藝術化表現上還可以進一步加強。
上海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馬小娟則從藝術表現的角度,對上海的青年美術創作者們提出了希望。她建議,在未來創作中要更關注畫面“第一眼的效果”,關注形式感和技巧與所要表現的畫面內容的高度融洽。尤其是那些在藝術上相對成熟的青年創作者,要力求在形成自己個人風格的基礎上再提升一步,不要重復自己,更要持續探索新穎的藝術表現。
(來源:上海市美協)